作文网,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

作者:露家2020-11-29 10:03:13340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

  现代人生存成本很大,什么房奴、车奴、卡奴等等,为什么我们从生活的主人变成了奴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执着、来源于攀比!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一

  有一个妈妈,51岁的时候,丈夫突然离世。身体本来就不好的她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更加憔悴了。丈夫走了后,家里留下4个孩子,最小的还在上学。她躺在病床上,心情非常压抑,几个不眠之夜之后,竟然有了轻生的念头。

  一天深夜,躺在她身旁的孩子从梦中醒来抱住妈妈说:“妈妈,你不能走,妈妈抱着我吧。”一时间她泪流满面。当痛苦叠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会顿悟。

  这时,这位妈妈就改变了想法,她内心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是这个力量支撑她,我要为了孩子再活5年。当她有了这样的决定之后,她的行为上也有了变化。

  第一个变化就是在情绪上,原来她是双眉紧锁、愁云惨淡、压抑、消极的情绪总是弥漫着她。现在她对自己说:我要坚强地活下去,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她的意识里已经有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她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所以她随时随地都为自己加油鼓劲。很快5年过去了,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比5年前要好很多。这时她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身体里潜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个信念让她更加自信,她又做出一个大胆的设想。

  我要再活25年,现在这个老人家已经有80多岁了,但是看上去像60岁一样,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而且她说,我一定可以活到一百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信心。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二

  假如把我们的人体比作一个水杯,杯子里的水比作我们人体的阳气,若在杯子里放点茶叶,这种茶水比作人体的寒湿气;杯子里的水满的时候,代表我们的气血充足2,若杯子里的水只有8分满,这就代表人体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况,身体的阳气不足;如果要想让这个杯子里的水变满,又清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直接把里面的茶水(寒湿气)倒出来,但这种做法会发现水位也降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平常在美容院里用的泻法,泻法在祛除体内寒湿气的.同时也会耗人体的气血,比如平时我们在美容院里做完刮痧、拔罐等泻法后人会虚弱的原因;第二种方法就是直接往里面加水,虽然杯子里仍有垃圾,但水位在不断的增加,此时对于人体来说这种方法叫补法;虽然体内暂时还会有垃圾,但气血充足了,人变得更有精神了;这就是补法跟泻法的区别。

  如果此时的茶水只有半杯,你加一滴水进去能不能看到水位的増加?显然是不能的;如果我持续不断的,或者一次性加50毫升的水进去,你就能明显看到这个杯子的水变满了;这就说明了:当人体的气血能量亏损越严重,在做艾灸时的量也要随之而増多,才能出现想要的效果;否则顾客会觉得不痛不痒没有感。

  第三,我手中杯子里茶叶是不是有的浮在上面,有的沉在底下。浮在上面的代表是你身体里表层的邪气,沉在底下的是身体里深层的邪气。当我们不断往杯子里加水的时候,里面的茶叶会不会不断的被冲出来? 当然会。先冲出来的是我们上面的茶叶,当不断往里灌水的时候,底层的茶叶也会不断的被冲出来,你说当不断的往里灌水时,茶叶被冲出来是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是正常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做完艾灸后对于身体里有邪气的人会出现好转反应的道理一样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你的邪气藏得越浅·越少出来的就越快,反应越少;如果藏得深、多出来的就慢,时间就会比较长。好转反应出现的时间和程度是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不同和邪气深浅不同而反应的。

  这个水杯的故事说明了三个问题

  1、补法与泻法的区别;

  2、每个人的气血能量不同,所需要的艾灸量也不一样;

  3、好转反应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症状。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三

  我们如果想喝豆浆,首先要有好的豆子和水,还要有一台豆浆机以及稳定的电压,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喝到一杯好豆浆;如果豆子差点,但豆浆机和电压是稳定的,出来的豆浆依然不错,豆渣是最少的;这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辈们虽然他们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美味的食品吃,可身体依然健康的原因。

  今天很多人是豆浆机不大好,或者电压总是不稳(情绪很难稳定,容易发脾气或抑郁);试想:豆浆机坏了或是电压不稳定,加进去的豆子越多是不是豆浆机坏得越快?榨出来的豆渣比豆浆多?如果把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品比喻为豆子和水,豆浆机比喻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电压比喻为人体的气,那豆浆就是人体需要的气血,豆渣就是人体的垃圾,如果人体的脏腑功能不好、气不够,吃进去的食物越多越补(补品都较难消化),产生的豆渣就会越多,身体要把这些垃圾排出去,就会增加气血的消耗,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补气血”。,而是“耗气血”了;所以在食补之前一定要先修理好身体的这部“豆浆机”。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五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六

  砚与笔墨,盖器类也,出处相近,任用宠遇相近也,独寿夭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年计,砚之寿以世计,其故何也?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乎?其为用也,笔最动,墨次之,砚静以养生。

  感悟:“以静为用、是以永年”是唐子西古砚铭中的两句。唐庚(1070年—1120年)字子西,北宋诗人,与苏轼是小同乡,当时有“小东坡”之称。唐子西古砚铭最早流传的版本是“笔之寿日,墨之寿月,砚之寿世,何也?砚静也,吾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永年。”字句虽少,却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让人深思。特别是“以静为用、是以永年”被后代很多制砚大家引用,康雍乾三朝在松花石砚铭文中多有出现。铭曰:“不能锐,因以钝为体;不能动,因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这则短文,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每次读来,都会不由想起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的几句话:“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话不同而理相近:致虚守静,抱朴守弱,养生之根本也。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七

  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呆在园中被园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

  这是一个犹太人的笑话,同样很值得我们思索。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得失就像一对冤家,总在一件事中碰头见面。当你认为得到时,可能你正在失去其它东西;当你觉得失去时,或许你已经得到另一些东西。得与失,是一种选择,没有一种选择十全十美,没有一次决定万无一失。只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人生就不会迷茫。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得,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懂得得失是明白人,把握得失是智慧人,看淡得失才是高人。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平衡得失既是一种人生修养,又是一种生活艺术。看淡得失,得所当得,舍所当舍,人生快乐之源,养生保健之真谛!

  养生的哲理小故事八

  古代有一则笑话:一条干涸的小河上有座小桥,一位瞎子过桥时不慎失足,双脚悬空,双手抓住桥板高呼救命。有人告诉瞎子:“桥不高,桥下没水,放手跳落就行了。”瞎子不信,双手仍死死地抓着,高呼救命,直至精疲力尽,哀号一声跌落尘埃。一场虚惊!安然无恙的瞎子后悔不迭:“早知是实地,何久自苦也?”

  养生必须心、身并重,甚至有人认为首在修心。如何修心?只要心里不执着就是修心!佛学倡导活在当下,佛在心中,路在脚下。活在未来,只有妄想;活在过去,只会痛苦;活在当下,才能解脱。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养生的哲理小故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网「zuowen.wenkunet.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两只蚊子作文1500字向日葵下一颗心作文1500字美妙的歌声作文1500字蝴蝶的翅膀作文1500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1500字环保作文1500字玫瑰作文1500字我的母亲优秀作文1500字我的家乡作文1500字感恩父母作文1500字,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